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共监管信息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索 引 号 014289132/2025-00335
发布机构 灌云县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10-17
标 题 对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灌农建议字〔2025〕11号 主 题 词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内容概述
时 效 有效

对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1号建议的答复

信息来源:灌云县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5-10-17 16:24[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杜兴华代表:

您关于设立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关心和重视。您提出的关于设立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紧扣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贴合基层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我单位表示支持,将在政策职责范围内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结合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灌云县实际情况,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科学设置职能机构。您提出的 “科学设置职能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的建议,与当前灌云县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规划高度契合。将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县局和乡镇的农技人员,组建矩阵式分布的技术服务机构,涵盖农技、农事等综合服务功能。从管理模式来看,区域性农技服务中心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运营和管理,这一安排与您 “理顺职责关系,明确服务职能” 的建议一致,能实现农技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权责关系的高效协同。目前,灌云县规划设置5个区域性农技综合服务中心覆盖全县 12 镇 1 街道及五图河农场,各中心根据区域主导产业精准定位服务功能,如西部分中心聚焦蔬菜、稻麦、规模畜禽产业,沿海分中心侧重水产、稻麦产业,确保服务精准高效。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您关注的 “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技能提升不足” 等问题,正是灌云县在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农技部门人员空编、年龄偏大等现状,灌云县将采取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先补充高水平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集聚涉农科研院校专家、退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特聘农技员、“乡土人才” 等,组建专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依托 “新农人” 实践所,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开展专题培训、实操演练、技能比武等,全面提升现有农技人员的技能水平。建立 “包村联户”“首席农技专家” 等机制,推动技术骨干与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对接,加快培养一支年轻有为、爱农业、肯钻研的农业科技骨干队伍。

(三)强化农技体系建设。为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灌云县将从以下方面强化农技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将农技人员的工作实绩与岗位竞聘、奖惩挂钩,对实绩突出的一线农技人员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整合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遴选专业技术骨干组建农业科技推广团队,建立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机制,加强与各类经营主体的沟通联系。构建 “政府 + 基地 + 专家(农技员)+ 乡土人才 + 经营主体带头人 + 农民” 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展示与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下一步工作推进计划。灌云县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分两个阶段推进:2025-2027年为基础建设阶段,将完成各中心的主体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以县为单位的服务能力全覆盖;2028-2030 年为能力提升阶段,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全链条服务能力。在推进过程中,强化政策支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强化用地保障,预留建设用地指标,强化监督跟踪,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推动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感谢您对灌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不断完善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欢迎您今后对农业农村工作献计献策,共同为我县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作出新的努力。

灌云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3日

版权所有:灌云县人民政府 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地图 >
备案号:苏ICP备06034732号 苏公网安备 32072302010045号 网站标识码:3207230037  
地址:江苏省灌云县幸福大道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