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9132/2025-00334 | ||
发布机构 | 灌云县 | 发文日期 | 2025-10-17 |
标 题 | 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科技、教育/科技 |
内容概述 | 无 | ||
时 效 | 有效 |
信息来源:灌云县 时间:2025-10-17 15:45[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丁静和代表:
您所提出的《关于着眼新赛道、布局新产业,加快涵养推动灌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县科技工作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立足灌云实际,围绕超前谋划、政策扶持、载体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对我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突出超前谋划,引领产业布局发展”的落实举措
紧扣县域产业升级与未来发展方向,我局牵头编制《灌云县创新驱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深度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发展体系。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高端人才集聚及创新服务优化,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扩容提质、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按照规划目标,至2026年底,全县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将突破60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达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至6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规模达130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1%。
二、关于“强化政策扶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的落实情况
立足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修订完善《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构建“梯度培育、创新驱动、政策护航”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关于“重抓载体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支撑”的工作进展
聚焦县域主导产业,全力打造资源整合高效、协同创新有力、开放程度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经济开发区与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在纺织技术、面料研发、印染工艺、服装设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县临港产业区与南京林业大学在高端木业,与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重大产业创新平台落地。同时,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需求,严格对照“六有”标准,制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规划,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三站三中心”,集中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四、关于“注重人才培育,激发产业发展科技动力”的工作安排
擦亮“灌河云山”人才品牌,创新市场化引才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积极引导灌云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兴业。深入实施招才引智培育计划,精准绘制“人才技术供需图谱”,持续升级“灌河云山”人才品牌影响力。全面落实人才优惠政策,打造优质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科技副总人才储备库,鼓励企业通过全职引进、柔性合作等方式吸纳创新人才团队。精准对接企业创新需求,选派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副总(科技顾问),助力企业开展项目申报、技术攻关,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吸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未来产业发展,为灌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再次感谢您对我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灌云县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