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8076/2018-00023 | ||
发布机构 | 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2018-08-22 |
标 题 | 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2018〕灌经提案字第4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纺织产业园建设、打造新时期的连云港纺织新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配套”的建议,开发区管委会十分重视,积极采纳。建议的实施必将对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富民增收、产业扩张、财政增长产生重要作用。下一步,开发区将依据连云港纺织产业园的详规和发展需要: 一是完善园区路网体系。 | ||
时 效 |
信息来源: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8-08-22[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张利军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纺织产业园建设、打造新时期的连云港纺织新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配套”的建议,开发区管委会十分重视,积极采纳。建议的实施必将对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富民增收、产业扩张、财政增长产生重要作用。下一步,开发区将依据连云港纺织产业园的详规和发展需要:
一是完善园区路网体系。目前已开工建设幸福大道改造工程,幸福大道南延工程以及产业大道改建工程。幸福大道改造工程全长约2.7km,宽50m,计划投资1.2亿元;幸福大道南延工程全长约2.3km,宽50m,计划投资2亿元;产业大道改建工程长约3.9km,宽40m,计划投资2亿元。另外,伊山南路(镜花缘路至徒沟河)长约2km,宽50米,计划投资2亿元;新民南路(镜花缘路至产业大道)长约1km,宽30米,计划投资5千万元;高何路长约0.6km,宽20m,计划投资3千万元,均已完成地质勘探、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审查工作。
二是增电扩容纳入规划。在新编制的《连云港市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灌云》中,已在侍庄树云村境内规划建设树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能有效解决园区发展用电问题,为园区项目招引、产业扩张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全力推进污水治理。目前,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调试设备。工程全部竣工投入运行后,可每日处理污水1万吨,全面满足开发区目前污水处理需求。后期将根据企业需要,在预留土地上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扩容。
四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园区内供水现有凯发新泉自来水(灌云)有限公司,供水能力10万吨/日,供水范围覆盖灌云县城区一半区域、经济开发区全部区域、全县所有乡镇及行政村区域,平均每天实际供水约6.5万吨。目前,县城第二自来水厂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18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水厂投运后,凯发水厂将不再对县城区供水,预计日供水量将减少到4-5万吨,供水能力能够完全满足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使用需求。因工业水价由县级以上政府物价部门根据地方发展综合因素核定,降低工业水价,园区无权自行制定价格。
在《提案》中,你提出“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扩大产业集群”的建议,开发区管委会也非常重视,针对鹰游项目落地,做好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分析,在招引服装服饰、纺织机械、新型材料、物流仓储、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项目上下功夫。
一是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招引力度。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落户企业国内市场开拓的推进力度,新的政策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弥补劳动密集型企业现有市场份额萎缩的困境。另一方面强化就业培训,提升职工素质。以开发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为依托,全面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形成覆盖各类群体、适应实际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围绕纺织行业产业链,打造产业全贯通的纺织产业园。纺织产业一直是园区的主导产业,随着鹰游纺织、泰达纺织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的落地,园区将进一步做好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分析,在项目配套及产业链上下功夫。根据我国纺织产业分布集群格局来看,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是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集中地区,特别是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广东五省纺织产业集群的分布更为集中。园区应重点招引服装服饰、纺织机械、新型材料、物流仓储、文化创意园等相关产业项目。目前园区有在谈投资项目17个,其中轻工纺织类项目7个,材料加工类项目3个,争取今早签约,加快建设完成整体的产业体系。
在《提案》中,你提出“ 加快机构设置申报,健全管理机制 ”的建议,答复如下:
连云港纺织产业园一期投入5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纺织特色小镇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基础投入和功能配套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为吸引和承接更多纺织产业项目入园,下一步计划成立纺织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建立适应国际化、现代化标准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为建设一流示范园区奠定基础。
灌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18年7月2日
联系人:陈宽艳 联系电话:13775568022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