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9132/2020-00278 | ||
发布机构 | 灌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发文日期 | 2020-03-03 |
标 题 | 《绿美灌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解读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含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内容概述 | 无 | ||
时 效 | 有效 |
信息来源:灌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间:2020-03-03 18:22[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省、市、县关于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绿化造林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全县整体发展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离实现高质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县域内宜林地资源潜力挖掘不到位,面上造林发展不平衡,林分结构相对单一,质量效益不高,生态景观不美;横向看,截止2019年底,全县林木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低于本市其他县区,其中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07个百分点,(我县仅为18.25%),林木覆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45个百分点(我县仅为25.25%)。因此,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全面围绕决胜小康指标,落实高质发展要求,深挖境内造林潜力资源,强化各类林业重点工程推动,持续扩增我县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资源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灌云、大美灌云,从而提出出台“绿美灌云工作实施方案”。
二、出台依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林生发〔2019〕33号文)
2、江苏省林业局印发的《绿美村庄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苏林造〔2020〕2号文)
3、江苏省绿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苏绿委〔2016〕8号文)
4、《灌云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灌政发林造〔2019〕51号文)。
5、《灌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灌政发林造〔2019〕31号文)。
围绕上述相关文件要求,确定绿美灌云建设目标,发展重点,通过三年努力实施,打造绿美村庄、绿美镇街、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化示范县,综合实现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美丽和谐的绿美灌云。更好体现局部与整体统筹布局、统筹协调、统筹安排,统筹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全域绿美灌云强势发展。
三、相关数据说明
1、全县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21%。
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特灌林地面积/国土面积)*100%,全县三年成片造林面积完成89500亩,扣除新造林迹地更新率,可以达到20.5%以上。
2、全县林木覆盖率力争达到28%。
林木覆盖率(%)=(有林地面积+特灌林地面积+四旁树折算面积/国土面积-滩涂水域面积)*100%,滩涂水域面积扣除28.65万亩,林木覆盖率可达到27.8%以上。
3、新打造省级绿美村庄60个,2020年省局计划安排安排我县是10个,并有项目资金补助,方案里计划每年全县打造20个,一方面可以向省局争取计划安排,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县级财政予以奖补。成片造林主要按照打造标准要求,每个村庄围村林、绿地及道路绿化、家前屋后、四旁植树等,每个村100亩以上。
4、道路绿化成片造林15000亩,分三年实施。2020年主要考虑新建的233国道两侧300亩,全县各镇街农路拓宽新造成片林2000亩,再加上其它县乡道路可以保证完成3000亩任务;2021年主要考虑连宿高速和连淮高速两侧新造和更新提高;2022年主要考虑其他新建高等级公路,相关道路林木采伐更新及乡村道路建设。
5、河堤马道三年计划可达45000亩。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全县县属河堤马道和乡属河堤马道面积统计,除去目前绿化较好的新沂河、叮当河、东门五图河等河流外,未绿化的河堤马道面积达46000亩,下达的年度任务基本上按照核算面积33%左右,分解到年度,有的考虑下一步河道成片林采伐更新和疏浚因素,下达计划任务。
6、公园绿地。公园绿地面积指标下达主要包括县城区域绿化、各镇街、村小游园、小绿地、小公园等全县范围。
7、临港区域防护林面积。主要指东部临港区域,含灌西盐场、洋桥农场,防护林基干林带要向纵深发展,选择一些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块,复垦区域内沟渠等作为宜林地块,栽植白蜡、苦楝、榆树、刺槐、夹竹桃等相对耐盐碱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