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16 16:44 信息来源:灌云县司法局[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灌云县合法性审查中心从成立以来,创新构建效率性、严密性、规范性齐备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流程。审查事项从接受到完结,各环节以“全链条”模式环环相扣,确保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
一是专人对接,确保材料“无纰漏”。接受各部门、镇街报送的审查事项,第一时间由专人对接并进行登记,达到“一事一登记”。具体承办人员按照工作指引一一核对送审材料,根据材料是否符合规定,决定是否进行实质审查,对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充分给予补正时间,确保审查的完整性。通过严谨的审核,各单位送审材料趋向“完备、关键、规范”,纸质档、电子档结合,材料退回补正次数明显降低,踏好了具体审查工作“第一步”。
二是实质审查,程序实体“摸排查”。紧抓“实体和程序”两个大方面,细化主体、权限、依据、理由等小因素,遇到问题积极联系送审单位,详细记录情况说明。遇到疑难复杂问题,中心以“集群智、办难事”理念,积极开展专题讨论,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智囊团”作用,保证各领域审查得心应手。中心严格将实质审查环节作为整个审查事项成功与否的“命门子”,既不放过一个“大问题”,也不遗漏一个“小细节”,审查事项全面“摸排查”,确保审查结果“立住脚,站得稳”。
三是意见反馈,层层剖析“释法理”。为避免反馈的法律意见“浮光掠影”、送审单位“云里雾里”等问题,严格要求意见“重逻辑、讲实在”,与实质审查环节相结合,注重法律法规的“通俗化”解释,遇到问题“开门见山”,绝不“拐弯抹角”;同时强调“法与理”共审查,做到“摆法条、讲道理”,遏制“合法但不合理”行政行为的发生。另外,中心要求杜绝法律意见“徒托空言”现象,在挑毛病的同时,还要“对症下药”,并注重改善方案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保证送审单位“看得懂、行得通”,达到行政行为“标本兼治”。
该中心从以上三个方面,打造“全链条”审查工作流程,将前期的材料报送、中期的实质审查、后期的意见反馈紧密结合,保证送审材料“纤悉无遗”,争取审查过程“丝丝入扣”,达到法律意见“精益求精”,努力为行政行为合法出谋划策,为法治政府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