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288519/2022-00005
发布机构 灌云县伊山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2-03-25
标 题 关于印发《伊山镇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的通知
文 号 伊政发〔2022〕15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关于印发《伊山镇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的通知

信息来源:灌云县伊山镇人民政府  时间:2022-04-25[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各村(居)、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伊山镇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灌云县伊山镇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5日

伊山镇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务必整出成效”“两个不放松”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收官之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1.推动各村(居)、各部门、各单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开展党委书记和镇长谈安全发展、村(居)书记说安全活动。组织各村(居)、各部门集中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安全生产专题学习交流,全面推广使用“学重要论述,促安全发展”网络学习平台。将“百团进百万企业”学习宣讲拓展为“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推动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各级干部,落实到基层、企业和一线员工。

2.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决策部署。深化制度性成果,持续推动《中共灌云县委 灌云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灌发〔201913号)》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分解落实《灌云县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灌政办〔2020137号)》年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健全镇级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3.贯彻落实县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贯彻落实《中共灌云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安全生产重点内容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认真抓好落实县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

4.全面施行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应用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规范风险的辨识管控和报告,6月底前规上工业企业完成首次安全风险报告,年底前所有工业企业完成首次报告。加强检查督促和数据运用,深入排查分析全镇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精准执法,督促企业实施分类分级管理,防早防小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遏制事故发生。

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

5.有机衔接“一年小灶”与“三年大灶”。坚持领导责任不变、工作专班不撤、督导机制不改,持续抓好“一年小灶”发现问题的深化整改,推广复制典型经验做法,在深化巩固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等方面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聚焦重大风险、聚焦重点领域、聚焦关键环节,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大灶”,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实施专项整治镇、村级联动督导,加强专项整治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全面调度、跟踪问效专项整治推进情况,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三年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

6.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监管,推进所有重大危险源企业“五位一体”信息化系统有效运行,同步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和使用。在全镇危化品、交通运输、教育等20个重点行业领域集中开展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督促指导企业开展自查自改、边查边改,3月底前所有危化品使用单位建立“一企一档”,6月底前形成问题隐患整改清单,全面摸清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现状,全面强化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紧盯高风险区域、行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场所,全面辨识使用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风险档案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分类施策,推动危化品生产、存储、运输、使用“全生命周期”开展“全链条”治理。

7.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持续组织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和城镇路段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严厉打击农村货车违法载人行为,对重大隐患路段实行挂牌治理和“一路一策”“一点一方案”。加强客货车安全源头整治和重点车辆运输安全治理,净化道路运输秩序,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深化水上涉客运输安全治理,强化渡口渡船安全监管,实施水上游览活动安全检查,构建“三无”船舶治理联防联控机制。

8.突出重点领域和敏感场所火灾防控。紧盯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医疗建筑、电影院、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及养老机构、文物古建筑等敏感场所,持续加大排查整治力度,整治一批重大火灾隐患。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流通、改装以及停放、充电等重点环节的监管。集中开展全镇旅游景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健全完善重大活动消防安保调度指挥、精准研判、前置布防等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工作。探索加快消防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对严重失信、久拖不改的隐患问题,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消防工作融入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支持引导居民和社会组织协同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筑牢社会火灾防控人民防线。

9.推进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开展对建筑年代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的城市危险房屋和老楼危楼的排查整治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安全隐患的行为。强化建筑起重机械、高支模、深基坑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防控,严防坍塌、高空坠落等事故。在全镇范围推进一批智慧工地建设项目,全面提高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监管效能。严格执行城镇燃气安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推动使用燃气泄漏安全保护系统,推进城镇燃气瓶装液化气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10.全面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聚焦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突出改变用途用作饭店、宾馆、超市、民宿、农贸市场、工厂、娱乐场所等重点,6月底前完成农村房屋全面摸底排查和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的全面整治。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立即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镇、村两级建立重点整治台帐,实行销号管理。研究出台有效措施,强化对领取营业执照后用作经营农村自建房的事中事后安全管理。

11.深化渔业安全专项整治。落实渔港管理“港长制”,按照《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要求,建成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示范性渔港执法站点。建立覆盖渔村、渔港的组织化网格体系,推动渔船管理服务组织建设。完成“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并转入常态化管理,持续推进涉渔“三无”船舶及浮子筏打击、拆解工作。统筹规划渔港建设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所有渔港章程,促进渔业安全生产形势趋于根本好转。

12.持续抓好危险废物等排查整治。继续推进危险废物排查,重点对危险化学品单位及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以及非法填埋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开展环境治理设施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脱硫脱硝、煤改气、挥发性有机物回收、污水处理、粉尘治理、RTO焚烧炉等六类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健全环境治理设施监管联动机制。加强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及时通报环境治理设施审批情况。按照《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科学评价建设项目危险废物产生种类、数量等相关信息,督促企业对属性不明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

13.持续深化工贸、特种设备、农机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对照粉尘涉爆企业6项重点执法事项,开展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10人以上企业执法检查,推动问题隐患闭环整改。组织开展电梯工作制动器、起重机械、危化品相关移动式压力容器等专项排查整治,配合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全面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化,强化旅游景区设施设备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

14.提升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安全生产管控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落实党委政府、部门、村()及网格员安全责任清单化管理完成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持续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落实。深化执法预告制度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推动我镇应急物资储备。推进社会化服务,搭建小微企业与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对接平台,解决小微企业安全管理短板问题。

15.常态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针对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岁末年初、复工复产、夏季高温等关键节点,“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敏感期,建立健全重点时段安全生产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各村(居)、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情况,针对性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推动安全防范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地。加强疫情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突出常态化防控情况下生产企业的检查指导,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生产安全。深刻吸取重特大事故和典型事故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问题教训,举一反三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坚决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三、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6.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制定印发《伊山镇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述职报告中必须列入安全生产履职内容。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制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用好警示提示、巡查督导、约谈通报等手段,推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落到实处。加强镇安委办和安监机构规范化建设、高效化运行,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

17.持续强化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开展对重点行业领域及地区的专项巡查,推动各条线部门进一步落实“三管三必须”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落实信息通报、联合执法、会商研判等工作制度,加强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安全风险研究,进一步厘清监管事权,消除监管盲区。

18.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专题实施方案》,深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20条。推动企业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实现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通过自身培养和市场化机制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团队。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督促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突出企业负责人等重点,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督促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一张网”信息化管理系统。

四、大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9.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支撑。加快贯彻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高危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落实《江苏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落实省应急管理信息化“急用先建”项目,积极有序推进“智慧应急”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应用范围。年底前实现全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的联网监测,开展线上、线下协同监管。

20.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整体联动、机制保障、共建共治,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围绕“科技、管理、文化”三个维度重点工作,对标对表《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县级城市版)》,积极探路,积极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

五、巩固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21.提升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执法”,切实提高执法精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健全完善分类分级差异化执法机制,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地区,对重点单位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严防执法简单化、“一刀切”。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常态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强化执法车辆、装备配备,提升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着力解决不会查、查不出问题等现象。推广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专家指导服务机制。

22.推动形成社会同防共治格局。健全落实安全生产举报机制,鼓励公众、企业职工及其家属举报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落实举报奖励政策。建立明察暗访工作常态化机制,加大安全风险隐患和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快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及其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建立安责险管理平台,加强安全评价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共享共用安全生产信用信息数据,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坚决杜绝部分企业“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现象。

23.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修编完善镇级应急预案,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专业应急力量建设,鼓励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加强企业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参与抢险救灾补偿办法和调用保障机制,规范引导有序参与应急救援。

24.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丰富“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社区宣传栏等线上线下资源,加强典型经验和安全知识技能宣传,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安全文化。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提升。


灌云县政府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2302010045号 备案号:苏ICP备06034732号   < 网站地图 >
主办: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灌云县幸福大道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3207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