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288797/2016-00002
发布机构 灌云县文化广电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16-08-22
标 题 灌云县文广体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文 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今年以来,灌云县文广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市、县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时 效

灌云县文广体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信息来源: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6-08-22[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今年以来,灌云县文广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市、县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新闻宣传有声有色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宣传报道工作。开设“秉持发展新理念,增创跨越新优势”专栏,跟踪各乡镇、园区、部门的贯彻落实动态。开设“人大代表风采”、“政协委员风采”专栏,采访报道代表委员对县委领导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感想感受。开设“新开局新进展”和“跨越发展排头兵”两个专栏,推出“转作风 战开局”系列报道,从党员军训、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城乡统筹、德行灌云、首季开门红等六个方面报道,宣传王继才、蔡学举等重大典型,协调市电视台在连云港新闻中同步推出。以“赏桃花、拜大佛、品美食”为主题制作灌云风景短片,在市电视台播出。开设“环境整治直击”专栏,公开曝光一些脏乱差堵反面典型和影响城乡形象的不良行为。开设“行进灌云精彩故事”栏目,报道劳模、青年创业典型,宣传救人英雄少年王祖帅、优秀教师范松林获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先进事迹。上半年,外宣被市台用稿56篇,省台用稿10篇,救人小英雄王祖帅事迹被央视新闻采用,创优作品获市级以上奖项9项,其中4项奖项为省级政府奖。

二、文化惠民效果显著

极开展场馆达标创建工作,县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县图书馆被命名为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重点文化设施常年对群众免费开放,每天接待参加活动的市民数千人次。县文化馆重点打造11个免费服务项目,开设文化艺术大讲堂,累计参加人数上万人次。县美术馆每晚都对外开放、每月都有新的展览,先后举办连云港市山水画优秀作品展、连云港市第十五届花鸟画展、土耳其摄影展等书画美术展。县图书馆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红读”征文比赛、“全民阅读乡村行”等系列活动,推广数字图书馆的使用。首个书香之家农家书屋在侍庄街道陈龙山家挂牌成立,该模式受到省领导的肯定。先后组织举办了2016年迎新春联谊会、王圩西瓜节、灌云豆丹美食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20余场次,送文化下乡演出130多场次,送电影1900余场次,送图书10000余册。精心打造伊山放歌文化品牌已举办广场演出活动15场次。

三、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继续做好场馆日常运营与维护保养工作,强抓安全生产,文体广场每晚接待健身人群达上万人次,体育馆羽毛球场地节假日免费面向市民开放。对县城区健身路径及设施进行更新维护,保障县城10分钟健身圈功能正常。加快乡镇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东王集镇、南岗乡两个多功能场地建设选址工作,统计了50个行政村更新改造篮球场地,预计三季度完成安装任务。组织全国汽车摩托车越野精英争霸赛、县第四届“乒协杯”乒乓球精英赛、县第三届“交通杯”乒乓球赛、县首届“风行杯”篮球邀请赛、县女职工广场健身操舞大赛等各项体育赛事10余项,组队参加市职工广场舞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连云港市参加首届全省广场舞精英赛获团体一等奖。

四、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出台了文艺创作激励机制,鼓励文艺创作活动。加强与各文艺协会的沟通,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发展,培育文艺人才队伍,为文艺人才提供展示平台。筹办《灌云文艺》杂志,打造群众文艺新阵地。美术作品佳作涌现,3件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2件作品入选省级展览,41件作品入选市级展览。在市第十届文艺作品征稿活动中,刘品军的小品《还不还》、王春林的相声《家有事》获得一等奖,殷武等五人的作品获得二等奖,戴洪桥等三人作品获得三等奖,我局获得优秀组织奖。曹延标的作品入选《江苏儿童文学十年作品集》,徐继东的《吉祥如意十二生肖》、《小熊呆呆的吃饭歌》等八本儿童文学作品在今年相继出版。

五、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

县博物馆被评为省、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廉政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并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博物馆。在文物宣传工作中创新形式,通过各种载体宣传文物知识,促进地面文物保护通过举办乡土历史讲座、专题藏品展示、专家“鉴宝”、文物法知识竞赛、文化遗产知识竞赛等方式,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让历史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积极做好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在全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淮海戏、形意拳两个项目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编排古装大戏《三拜堂》,搬上送戏下乡的舞台;创作大型现代淮海戏《王继才》,致力打造灌云道德品牌;做好工鼓锣“记忆工程”各项音像数字化库录入工作。

六、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坚持常规检查和重点巡查相结合,共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00余家次,查处违规违法经营单位12家,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2000余张,非法出版物4600余册,清理书摊6家,查处案件12起。开展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年度核验及换证工作,有3家印刷企业、21家复打印单位、26家出版物经营单位通过审核。组织印刷业、出版物发行业、网吧业、歌舞娱乐场所业主培训会议5次,并与各业主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力度,第一时间向各乡镇文化站下达《关于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规范演出市场审批手序,对演出实行全程监控,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监管网络和相关制度,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在新闻宣传方面。着力办精办好办优《灌云新闻》,精心打造扬正气、接地气、有人气的好栏目、好报道、好作品;着力办好《看点》电视栏目;积极办好《灌云新视界》微信公众号,同步播出灌云电视台重点栏目,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开设资讯杂志性栏目《灌云“早餐”汇》,提供新鲜、亲民、实用的新闻和生活资讯,打造收视新热点;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领良好社会风气。立足本土县情,彰显地域特色,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创优,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在社会文化方面。继续确保县级“五馆”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及文体广场常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提升服务水平;加大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力度,今年计划建成4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继续深入开展“伊山放歌”广场系列活动,年内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0场次以上,小型文化活动300场次以上;继续扎实开展“三送”和“三下乡”工程;加快“书香灌云”建设,指导各行业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大型读书活动不少于4场次;着力培育一批民间特色文化团体,争取打造1-2个特色文化乡镇,2-3个特色文化团队,10个特色文化家庭,20名特色文化标兵。

三是在体育工作方面。以提高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水平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效能。下半年完成多功能场地2个,确保每个场地有一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两张乒乓球桌、两套健身路径,对50个村的篮球架实行更新,完成国民体质监测3000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实现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文物保护方面,完成石棺墓遗址深度保护方案和文物安防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做好龙苴古城开发工作,筹建大伊山古玩市场;加强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工作,举办两场文化遗产知识竞赛、两场乡土历史讲座、一个文物鉴赏专家讲座、一场“藏家现宝”活动和金石拓片志愿者小组系列活动。扎实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好各项申报和宣传工作,建成灌云县形意拳、徐氏痹病外敷疗法、工鼓锣琴书等市级项目传承基地,提升非遗展厅内涵,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五是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组织开展“剑网”、“清源”、“双打”等专项治理集中行动不少于4次,全年开展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专项整治行动不低于6次,力争打造1-2个文化执法亮点。突出抓好网吧的日常监管,加大巡查密度和查处力度,全力解决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加强文化场所安全管理,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率100%,整改率100%,确保年内文化市场安全生产无事故。

灌云县政府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2302010045号 备案号:苏ICP备06034732号   < 网站地图 >
主办: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灌云县幸福大道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3207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