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4288797/2017-00002
发布机构 灌云县文化广电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17-03-07
标 题 灌云县文广体局2016年工作总结
文 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一年来,县文广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弘扬灌云精神为主题,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先后获得“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示系列活动最佳展示奖”、全省“无小耳朵先进县”、全市文明单位、全市“广场文化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县级以上荣誉20余项,在全市文广新局的综合目标考核中获得二等奖,在全县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中获得目标完成奖、宣传文化创优奖和优化发展十佳服务窗口奖。
时 效

灌云县文广体局2016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7-03-07[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县文广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弘扬灌云精神为主题,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先后获得“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展示系列活动最佳展示奖”、全省“无小耳朵先进县”、全市文明单位、全市“广场文化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县级以上荣誉20余项,在全市文广新局的综合目标考核中获得二等奖,在全县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中获得目标完成奖、宣传文化创优奖和优化发展十佳服务窗口奖。

一是新闻宣传媒体拓展新平台。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办好办精《灌云新闻》为抓手,精心策划宣传报道内容,以新栏目、新平台、新面貌、新机制来推进新闻宣传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浓烈的舆论氛围。一个新栏目《灌云“早餐”汇》。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服务作用,开办全新的早间资讯杂志类栏目,以“贴近观众、贴近生活”为原则,以向广大受众群体传递新闻和生活资讯为目的,按播出时间顺序依次分为“新闻直通车”、“我想说点事”、“生活一点通”三大板块,用说新闻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新平台《灌云新视界》。在县内有线电视用户下降,好多群众收看不到灌云频道以及灌云在外人士十分关心家乡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开设《灌云新视界》微信公众号,同步播出灌云电视台重点栏目,加之提供新鲜、亲民、实用的新闻和生活资讯,进一步发挥新媒体作用,积极搭建起与观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扩大县级电视台影响力和辐射力。一个新面貌—“三台合一”。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优势,我们将“灌云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灌云县广播电视台”,同时撤销了“灌云县电视转播台”、“灌云县有线电视台”,将其人员编制等整建制划入县广播电视台。按照部门设立和职能划分,电视台下设“两办七部”。整合后的广播电视台展现了新面貌,踏上了新征程,各项工作持续快速推进。拍摄以“赏桃花、拜大佛、品美食”为主题的灌云风景短片,同步在市县电视台播出;开设新闻专栏10余个,外宣被市台用稿86篇,省台用稿10篇,救人小英雄王祖帅事迹被央视新闻采用;创优作品获市级以上奖项19项,其中4项奖项为省级政府奖,专题片一代大青衣》荣获第四届全国市县电视台推优活动“电视专题”类一等奖;江苏国际频道播出专题片四部。一个新机制——安播管理体系再创新。从部门管理、规划设计、设备维护等方面入手,科学管理,创新观念,严谨务实,确保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优质、高效运行,实现了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上级规定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种设备安装、系统升级改造、信号调度、以及设备维护、值机等各项工作任务,杜绝了一切政治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发生。理顺创收奖惩激励政策,完善合理增收体制和机制。在拓宽广告经营空间的同时,开展与重点园区、重点乡镇、重点部门之间的宣传合作、专题制作合作。

二是公共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县文化馆重点打造12个免费服务项目,开设文化艺术大讲堂,对文艺爱好者、社区文化骨干、部队官兵等进行文艺培训,累计培训人数上万人次。县美术馆每月都有新的展览,先后举办连云港市山水画优秀作品展、连云港市第十五届花鸟画展、土耳其摄影展等艺术展览12次。县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打造小桔灯、灌云文艺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阅读活动;加强县地税局、行政服务中心阅读组织和胡文余、陈龙山等领读人队伍建设;开辟了周末阳光阅读茶座等新空间;加快推广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开通少儿网络数字图书馆。深入推进同兴和圩丰镇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乡镇建设,为40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8000册。首个书香之家农家书屋在侍庄街道陈龙山家挂牌成立,该模式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在文化运行体制上矢志创新,抽调文艺专业人员组建广场活动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全县广场文化活动。先后组织举办了2016年迎新春联谊会、灌云县网络春晚、灌云豆丹美食文化节、四市五县“灌河情”文化联谊活动、“同乐江苏”国际爵士音乐节等大型文化活动30余场次。“三送工程”持续争先创优,全年举办广场演出活动40余场次,“伊山放歌”广场演出活动被确定为省级文化活动品牌;在文化场馆服务上积极创效,全力开展场馆达标创建工作,县文化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县图书馆被命名为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在全市文化场馆文明服务之星评选中,文化馆施永奇等三位同志分别获得“文明服务之星”、“最具人气之星”等称号。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创新形式,通过举办乡土历史讲座、专题藏品展示、金石拓片、专家“鉴宝”、文物法知识竞赛、文化遗产知识竞赛等方式,利用多种载体宣传文物知识,促进地面文物保护。并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让文物动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县博物馆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并荣获市文明单位和市廉政文化景区示范点称号,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博物馆。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淮海戏、形意拳两个项目获批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小戏《情与法》入围省五星工程奖复赛;新编古装淮海戏《伊山情梦》,成为市重点文艺资助项目并公演成功;编排古装大戏《三拜堂》,搬上送戏下乡的舞台;创作大型现代淮海戏《王继才》,致力打造灌云道德品牌;做好工鼓锣“记忆工程”音像数字化库录入工作,摄制工鼓锣演唱光盘声像资料10多场,收集工鼓锣传统书目手抄本、油印本、石印本共27册;摄制专题片淮海戏、工鼓锣等22部在电视台播放;收集淮海戏传统剧目剧本资料7册,记录整理淮海戏传统剧目中的引子、篇子、经典唱段编印成册;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市文博会和2016中国·灌云主题推介活动,收获良好赞誉。作为江苏省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唯一试点县,共采集、登录文物信息3304件(套),拍摄照片11000余张,文物信息登录完成率为100%,为全县可移动文物建立了“身份证”和信息管理体系。

四是文艺创作再出新力作。加大对优秀文艺精品的奖励力度,鼓励打造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同时,抓好与各文艺协会的沟通工作,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发展,培育文艺人才队伍,为文艺人才提供展示平台,积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筹办《灌云文艺》杂志,打造群众文艺新阵地。美术作品佳作涌现,今年有3件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4件作品入选省级展览,41件作品入选市级展览。郭加庆篆刻、赵文滨《靠天吃饭》获得第十二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优秀作品奖;许守权书法获第二届江苏国际艺术博览会银奖;《渔家女》入选2016全国农民画展,在市第十届文艺作品征稿活动中,小品《还不还》、相声《家有事》获得一等奖,五个作品获得二等奖,三个作品获得三等奖。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市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和市第三届音乐舞蹈节活动,收到良好效果。曹延标的作品入选《江苏儿童文学十年作品集》;《读童谣长知识》、《宝宝养成好习惯》、《城乡留守儿童系列小说》、《芦花情》、《海沭魔王覆灭记》等相继出版发行。

五是文化市场监管能力有了新提升。一是严守市场监管职责。坚持常规管理和集中行动相结合,在元旦春节、G20杭州峰会、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00余家次,查处违规违法经营单位12家,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2000余张,非法出版物4600余册,清理书摊6家,查处案件12起。二是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开展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年度核验及换证工作,有3家印刷企业、21家复打印单位、26家出版物经营单位通过审核。组织印刷业、出版物发行业、网吧业、歌舞娱乐场所业主培训会议5次,并与各业主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三是严抓重点领域整治。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的出版物市场和网吧,对销售有害“口袋本”和“卡通书”以及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实施严厉打击。开展暑期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未成年人;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力度,第一时间向各乡镇文化站下达《关于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规范演出市场审批手序,对演出实行全程监控,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监管网络和相关制度,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六是全民健身活动再推新高潮。继续做好场馆日常运营与维护保养工作,强抓安全生产,文体广场每晚接待健身人群达上万人次,体育馆羽毛球场地节假日免费面向市民开放。新建20套健身路径,对县城区健身路径及设施进行更新维护,保障县城10分钟健身圈功能正常。加快乡镇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步伐,投资80万元在东王集镇、南岗乡新建了两个多功能体育场地,对80个行政村篮球场地进行更新改造。组织全国汽车摩托车越野精英争霸赛、苏北地区足球邀请赛、县女职工广场健身操舞大赛等各项体育赛事50余项,组队参加全国广场舞大赛获得预赛二等奖并进入决赛,在市职工广场舞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并代表连云港市参加首届全省广场舞精英赛获团体一等奖。举办广场舞、健身瑜伽、健身操、健身气功等四个社会指导员培训班,400余人参加培训。在豆丹美食节上,举办太极拳、广场舞展演获得社会好评。开展“健康连云港”2016年国民体质监测走基层活动,完成监测3000余人。在全省体育考核排名中,我县名列第47位,高于赣榆、灌南。体彩工作取得好成绩,完成销售7600余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体彩中心获省体彩销售工作先进单位。

广泛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目标管理、信息宣传、综合治理和平安法治建设、群团工作、软环境和党风廉政建设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开启十三五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去年底召开的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科学描绘了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突出一个主题、实现三项目标、展开七大会战的工作思路。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并迅速转化为全体文广体人的具体行动更加充分地发挥舆论宣传主旋律、传播文明新风主渠道、丰富群众生活主载体和推进跨越发展主力军的作用,力争在新闻宣传、公共文化、非遗保护、文化市场管理、体育工作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实现新提升。

一是在新闻宣传方面。着力办精办好办优《灌云新闻》,精心打造扬正气、接地气、有人气的好栏目、好报道、好作品,着重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宣传;做强灌云广电品牌,精心打造《灌云新闻》,着力办好《看点》、《灌云早餐“汇”》等电视栏目,积极办好《灌云新视界》微信公众号,播出灌云电视台重点栏目,同时立足本地,传播灌云本地文化、风俗、特产、旅游,增强传播力,为广告创收打造平台;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领良好社会风气;加大与中央、省、市台的通联力度,及时反馈中央、省市台用稿需求,突破中央台,拓展省台,提升市台用稿。

二是公共文化方面。继续确保县级“五馆”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及文体广场常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建设亮点,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两处露天文化广场。广泛凝聚社会文艺团队力量,建立群文活动网络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努力实现“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深入开展“伊山放歌”广场系列活动,演出40场次;年内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30场次以上,小型文化活动300场次以上;组织有一定影响的美术展览12场;积极组织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艺术赛事;继续扎实开展“三送”和“三下乡”工程,为群众送文化下乡演出280余场次,送电影3600场次,送图书1万册以上;加快“书香灌云”建设,指导各行业开展读书活动;全力做好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

三是在非遗及文物保护方面。在文物保护方面,完成龙苴古城遗址保护规划和文物安防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做好龙苴古城开发工作;加强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工作,开展文物系列活动,举办专家鉴宝活动1次;建成灌云民俗厅并对外开放。扎实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好各项申报和宣传工作,建好非遗传承基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四是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进一步规范网吧经营行为,重点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不按规定登记有效身份证件上网的违规行为;确保技术监控设施在线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行业自律;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打击黑吧。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各项专项行动,依法从严查处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查缴盗版教材、教辅出版物;查缴含有色情、暴力等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出版物。加强娱乐市场监管。规范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行为,加强对KTV曲目内容和画面的审查,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力度,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依法取缔无证照经营的娱乐场所,进一步规范娱乐市场经营秩序。保持“扫黄打非”工作力度。继续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景点。落实市、县工作方案,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加强营业性演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违规演出、充分运用和发挥县、乡、村网格化管理的联动作用,加强对农村演出市场的监管,切实维护演出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新闻出版行业监管。认真开展年检工作,继续开展行业管理规范以及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继续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加强版权登记工作;加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版权进机关、校园、企业的宣传力度。加强文物执法工作,规范文物巡查制度。

五是在体育方面。以提高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水平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效能。积极开展省田径高水平体育人才后备基地创建工作;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实现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全力办好全国砂板乒乓球巡回赛、汽车拉力赛、自行车赛等重要赛事,力争举办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赛事1次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训人数400人次;国民体质监测3000人次;开设体育大讲堂2次以上,培训人员300人。

六是在招商引资方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员发动,全面出击,多方联系,多策并举,紧盯在手在谈的项目,争取早签约早落户。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做到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情招商,多方位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开展外出招商工作,利用广电媒体优势对灌云籍在外有影响有实力的企业家进行专题宣传,强化他们的家乡情怀,鼓励他们回乡开厂创业,加大对近几年我局招引成功企业的服务力度。确保全年新签约1亿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各1个。

 

 

 

灌云县政府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72302010045号 备案号:苏ICP备06034732号   < 网站地图 >
主办: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灌云县幸福大道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320723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