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9044/2018-00016 | ||
发布机构 | 灌云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发文日期 | 2018-08-23 |
标 题 | 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74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2018〕灌卫提案字第4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赵晶晶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 ||
时 效 |
信息来源:其他 时间:2018-08-23[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赵晶晶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灌云县共有医疗机构417个,其中政府办医疗机构347个(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精神病防治医院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324个);非政府办医疗机构70个(综合医院6个,专科医院2个,厂矿企业医院2个,门诊部2个,个体诊所58个)。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设备配备均达到省级相应的标准要求,医疗机构设置已达到国家规范化建设要求(每个街道或每3万—10万居民设1所乡镇卫生院)。
2、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我县民营医疗机构中有二级民营医疗机构3家(仁济医院、仁慈医院、口腔医院),一级民营医疗机构5家(博爱医院、仁安医院、同仁医院、康复医院、康民医院)。开放床位958张,占全县医疗机构总床位数28%。卫生技术人员638人,占全县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17%。2017年总诊疗人次23.2万人,占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7%。
为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县卫生计生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灌卫〔2014〕11号)和《关于鼓励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的意见(试行)》(灌卫〔2014〕38号)等文件,给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留有足够空间,逐步提高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比重。县域内需要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进入。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平等学术地位,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纳入全县医疗卫生人才选拔和培训体系,在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继续教育、全科医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允许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规定到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和多点注册备案。同时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强化执业监管,将其纳入全县医院等级评审体系、全行业医疗监督执法和医疗质量监管范围。
3、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我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委党委把人才队伍建设当作卫生事业首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通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帮带、交流“四项工程”,有效缓解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加快发展全科医生,根据省、市卫生计生委《关于组织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规范执业注册工作的通知》(苏卫办医政[2016]11号)、(连卫办医政【2016】16号)文件精神,对通过全科医师培训人员进行全科医学专业注册工作,截止至2018年4月,全县共有661名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执业(助理)医师,我县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8.2人,已达到国家标准。
4、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加强运行机制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我县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全县中医联盟建设发展,县人民政府与市二院开展府院共建,市二院与县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市二院伊山分院挂牌成立,通过集团化运作、合作共建等形式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医联体牵头医院设立双向转诊工作办公室,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并将20%以上的专家号源优先用于乡镇卫生院预约支配,推进分级诊疗服务。制定与医联体建设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方案和考核体系,指导乡镇卫生院完善医联体内部管理措施。鼓励医联体牵头医院在乡镇卫生院设立医生工作室,做实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和精准帮扶。通过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动、业务互联,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灌云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6月28日
联系人:郑丙超 联系电话:88986206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督查室。
附件: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