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9044/2023-00002 | ||
发布机构 | 灌云 | 发文日期 | 2023-06-21 |
标 题 | 关于印发《2023年灌云县妇幼健康工作要点》 的通知 | ||
文 号 | 灌卫〔2023〕72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信息来源:灌云 时间:2023-06-21[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23年灌云县妇幼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灌云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21日
2023年灌云县妇幼健康工作要点
2023年全县妇幼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实施“十四五”妇幼健康发展规划,以妇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妇幼健康领域系列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做优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强化监督管理,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全周期、全过程、有温度的医疗保健服务,推动我县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1.全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定期报送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情况。以等级创建和绩效考核为抓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2.组织实施“十四五”规划。组织实施“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健康妈妈工程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贯彻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等,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3.有序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建设。落实县委、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我县妇幼保健机构“所转院”建设。加强县妇幼保健院人员配备、科室设置,完善功能和发展定位;整合县域内产科、新生儿科服务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年内正式投入使用。以管理为导向,开展以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康复为主的临床服务,并综合居民就医需求开展内、外科,中医等医疗服务,满足我县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4.切实加强医疗机构妇幼科室建设。持续改善产科服务条件和服务内涵,推进助产机构高品质、普惠型产科床位建设,以及中医科室和妇女儿童心理保健科室的建设。加强产科重症能力建设,助推助产机构重症医学科和产科重症监护室建设工作。
5.持续加强基层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建设。依据《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评审标准(2023年版)》,持续推动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设施配置、人员配备和技术发展,提升服务内涵。以省级、市级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创建活动及“回头看”项目为抓手,持续提升服务建设和服务能力,积极创建市级规范化门诊,年内伊山镇中心卫生院、杨集中心卫生院、侍庄卫生院争创省级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图河中心卫生院、同兴中心卫生院创成市级规范化妇幼健康门诊。
6.建设妇幼保健机构特色专科。围绕妇幼健康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不断深化婚前孕前期、孕产期、儿童期、青春期及更年期的医疗、保健服务。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妇幼专科诊疗水平。积极争取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下沉,结合与江阴市学科结对帮扶,通过开展项目合作、组建联合病房等形式推进妇幼健康特色科室与专科联盟建设,推进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建设,提高我县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7.切实抓好妇幼健康队伍建设。坚持引培并举,实施妇幼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选送妇幼业务骨干赴省、市专科技术领先的医疗机构进修,强化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以相关人员为主体,举办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基层妇儿保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妇幼健康领域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积极参加全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强化岗位练兵。
二、全面提升妇儿健康安全工作
8.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制度。通过孕产妇和新生儿“五色”风险评估,从源头严防风险,扎实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风险筛查,强化高危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专人专案管理,保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低位水平。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改善新生儿分娩时和新生儿生命早期保健服务。密切监测妇幼健康领域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做好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9.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持续推进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危急重症救治薄弱环节建设,做好高危孕产妇和患儿的转诊与救治。参加市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考评考核,重点考核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职责落实、危重救治、多学科协作及用血应急保障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死亡评审和危急重症评审,提升我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10.优化孕产妇生育全程服务。加大生育咨询指导力度,规范提供孕前生育力评估服务。推行孕产妇生育全程健康服务责任制,助产机构在为孕产妇建档时确定主管责任医师,由1名产科医师或1个产科医疗组为孕产妇提供全程系统保健服务。全面开展孕产期抑郁症筛查干预服务,组织业务培训,推动孕产妇抑郁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三、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11.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升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鼓励镇(街)卫生院提供多样化的儿童保健服务,促进儿童体格、语言、知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保持在90%和95%以上,儿童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70%以上。
12.提升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网络,适时增设产前筛查机构,完善全县产前筛查网络和流程,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保健。定期组织专家对产前筛查机构开展质控检查,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管理,确保阳性病案追踪可查。积极参加国家、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提升从业人员产前筛查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筛查质量。
13.深化“健康宝贝工程”服务内涵。拓展“健康宝贝工程”项目内涵,宣传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加强一级预防,按照国家《婚前保健工作规范》要求,做实婚前、孕前保健,完成省定孕优检查、叶酸补服项目任务数,婚检率保持在90%以上。强化二级预防,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针对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病等重点疾病,推动建立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诊疗协作机制。推进三级预防,确保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均保持在98%以上。严格落实《江苏省出生缺陷筛查阳性个案转介随访工作规范》,确保阳性个案随访干预率达到100%。
14.促进婴幼儿科学喂养。实施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提升培训,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促进养育人改善喂养行为,提高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和辅食添加频次合格率。做好爱婴医院复评迎检工作,促进相关医疗保健机构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机构医疗服务质量。
15.推进儿童眼健康和视力筛查覆盖面。完善儿童眼保健服务网络,加强视力筛查质控,扎实推进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工作,0-6 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年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稳步推进儿童眼健康档案建设工作,完善 0-3 岁儿童健康体检眼健康档案,完成在园儿童视力筛查及档案建立任务全覆盖。组织开展视力筛查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6.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内容。 落实《0-6 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为辖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开展高质量心理行为发育指导。广泛宣传普及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发育常识,指导儿童监护人加强儿童社交沟通能力培养,提高监护人发现发育异常儿童能力和意识。
四、打造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17.做优做实“两癌”综合防控工作。为我县2.6万名35-64岁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服务;实现人工智能宫颈细胞学检测应用全覆盖,推广人工智能乳腺超声应用,提高“两癌”筛查阳性率。做好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民生实事项目。按照《2023年度灌云县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实施方案》,做好适龄女生调查摸底、宫颈癌防治知识宣传、HPV疫苗采购和接种工作。以镇街为单位整体推进HPV疫苗接种工作,为全县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确保项目规范有序开展。制订《灌云县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30 年)》,建立宫颈癌综合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宫颈癌三级防治工作网络,全面提升综合防治水平。
18.做好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依据《连云港市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消除为目标,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严格执行感染孕产妇和儿童定点医疗机构闭环管理制度,规范开展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提高孕早期检测率和干预。将感染孕产妇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为其规范提供药物治疗、动态监测和随访追踪服务。加强督导和质控,确保各单位规范提供母婴阻断综合服务。
19.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青春健康一堂课》等青春期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青春期保健知识,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落实《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产后、人流后服务流程,提高宣教和咨询质量,指导育龄群众落实高效避孕节育措施,减少重复人流数量。定期通报各镇街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进度,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持续推进免费避孕药具“五进”活动。
五、提升妇幼健康信息化水平
20.持续提升妇幼健康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集成电子版母子健康手册,实现孕产妇健康管理和 0-6 岁儿童健康管理在移动终端的互动使用,做好妇幼健康知识宣教、妇幼群体健康状况自我记录、公共卫生政策宣传、健康档案电子化。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线上考核、个案信息录入、统计报表生成、项目监管等工作。拓展妇幼健康应用,“健康宝贝工程”电子券实现线上申领、发放、使用、管理和结算,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手术、产妇分娩等数据对接上传质量。
21.强化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应用和安全管理。建立数据质量通报制度,推进妇幼健康服务的机构及时、准确将服务信息录入系统,常态化开展数据线上质控。开展“ 云上妇幼”试点项目。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医疗机构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信息安全督查,建立督查情况通报制度,形成问题清单。加强信息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增加系统登录双重验证,建立个案信息导出预警监测机制,提高妇幼信息风险防范能力。
六、强化妇幼健康综合管理
22.深入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工作。以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和提升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为核心,以辖区管理、服务提供、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5个维度的发展方向为引导,提升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强化医疗保健服务整合,提高保健和临床科室间的转介率。二级妇幼保健院要全面开展医院病案首页信息系统建设,着力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
23.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监管。落实国家《妇幼保健机构随机抽查办法》,建立“四不两直”随机抽查机制,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双随机一公开” 执法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按照省产前诊断机构第三方平台监管要求,督促产前诊断机构规范服务;督促产前诊断机构加强对产前诊断技术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和行业行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水平。严格对设备试剂供应使用的监管,杜绝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24.提高妇幼健康民生实事服务质量。动态监测各镇(街)出生缺陷防治和“两癌”检查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展,定期开展质控、督导和通报,督促各单位提高服务水平。完善相关质控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定期开展飞行检查、技能培训、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托幼托育机构卫生保健指导。
25.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启用第七版出生医学证明,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签发服务。贯彻落实《江苏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细化出生医学证明各项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推广孕妇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健全孕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制度。全面推广新生儿出生“ 一件事”,逐步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线上办理。
七、统筹推进妇幼领域相关工作
26.加强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医疗安全、实验室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排查监管,落实风险防控,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7.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实施《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在全县卫健系统组织开展妇幼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妇幼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妇女儿童树立正确健康观,提升妇女儿童健康素养水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分析研判,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8.推进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创建,践行“ 一切为了妇女儿童健康”初心使命,展示“ 爱佑新生、心系妇幼”的妇幼健康行业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妇幼健康事业、关爱妇女儿童健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