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46335369/2018-00019 | ||
发布机构 | 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18-04-18 |
标 题 | 关于印发《2018年灌云县标准计量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根据省市局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8年灌云县标准计量工作要点》,现将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加以贯彻落实。 | ||
时 效 |
信息来源: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8-04-18[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文件
灌云市监〔2018〕40号
关于印发《2018年灌云县标准计量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基层分局、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根据省市局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8年灌云县标准计量工作要点》,现将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加以贯彻落实。
附件:2018年灌云县标准计量工作要点
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4月10日
附件:
2018年灌云县标准计量工作要点
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8年全县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标准化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为根本,以促进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服务产业发展和民生热点为重点,加强全面标准化建设,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有力支撑全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深入宣贯落实新《标准化法》
(一)加大新《标准化法》普法宣传力度。按照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五个面向”的总体要求,持续开展新《标准化法》宣贯。采取多种形式,将新《标准化法》宣传纳入普法宣传中去。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受众,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上广泛开辟标准化法宣传专栏,营造全社会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依法统一规范全县标准化工作。依法履行县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化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各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联席会议和政府标准化协调机制作用,协调和处理有关标准化问题,提高全县标准化工作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二、全面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三)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县级政府标准化协调机制,探索设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等专门职能机构,促进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以解决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导向,强化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战略合作,促进部门标准化工作职责更加明确。
(四)提升标准供给质量水平。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标准供给新机制。推动形成重大战略试点经验、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的长效机制。在实施地方标准全文公开的基础上,推进地方标准立项、过程和结果“三公开”,促进标准供给质量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市场标准反应迅速、灵活性高的特点,引导社会团体和企业,推出一批满足市场需求、引领市场创新的高质量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增强市场标准活力。
(五)提高标准实施效果。积极探索标准实施及反馈新模式新机制,完善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机制,放大试点示范效应,推动标准化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推进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的重要支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运用标准化手段实现与时代发展和技术更新同进步,实现产业高层次发展。
三、充分发挥标准促进质量提升作用
(六)全面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推动标准化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生态文明等领域深度融合,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略、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和规划,建设影响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省市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进获批产品配套标准、使用标志和监督检查,积极挖掘并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七)开展标准验证比对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国家标准委等十部门关于开展百城千业万企业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围绕灌云县产业特色,全面服务产业质量提升工作。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选择一批涉及健康、安全的消费品,对生产企业执行标准和产品质量进行验证,找准质量差距,引导部分标准水平高、产品质量优的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制定团体标准,鼓励相关企业采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四、激发标准引领市场创新活力
(八)全面实施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全面落实《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团体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在全省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试点的基础上,按照新《标准化法》要求,取消备案管理制度,推动企业标准在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平台上全面公开。
(九)加大对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力度。运用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行政执法、监督抽查等手段促进标准实施。通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结果的采信和应用,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实施效果。组织对10个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和实施评估,对不符合《标准化法》要求的依法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公示废止相关标准。
五、加大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
(十)强化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加大标准化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开展专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新承担项目人员培训和基层标准化管理人员培训,强化标准化工作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会协调、善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人才。
计量工作要点
2018年全县计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 “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开展“优化计量提质增效”活动,全面落实《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意见》,不断提升计量工作效能,为灌云县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新时代提供计量支撑。
一、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建设,促进质量提升
(一)建立健全全县量传溯源体系。坚持以量值传递和溯源能力建设为根本,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量传溯源体系,保证全县量值统一,提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量值传递体系覆盖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的需求,建设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保障检测、监测数据的溯源性、准确性;加强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监督管理,做好县级计量技术机构和行业计量站量传溯源能力建设;开展县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基本保障能力建设和应用情况检查。
(二)进一步推进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连云港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定位的发展要求,加快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量传溯源研究,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计量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探索计量测试在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的方法研究,以及在线检测、动态检测等先进方法研究,加强计量科技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研发、孵化、应用有序衔接的计量科技创新链条。
(三)完善能源资源计量管理体系。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服务,探索符合本地产业特征的能源计量服务模式;完善能源计量服务网络,提升计量服务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等方面的能力;强化能源计量审查及后续监管,督促用能单位按照标准和规范完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开展能效标识专项监督抽查,打击能效虚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开展“能源计量示范单位”评选活动。
二、加强计量服务和保障能力建设
(四)对接战略发展,做好技术支撑。按照《江苏省计量发展纲要(2014—2020年)》和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意见》要求,主动对接我县“一带一路”交汇点定位发展战略,调研、梳理、探索计量需求,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协同,找准计量服务切入点、支撑点,提高计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
(五)推进“优化计量提质增效”活动。深入开展工业计量标杆示范活动,整合计量检测资源,不断完善企业需求和计量供给的对接平台,组织开展“计量精准服务企业行”、“企业领导者计量引航”、“中小企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计划”等活动,聚焦企业计量难点和痛点,努力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六)注重重点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服务。落实企业计量工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计量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基础作用,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七)加强安全防护类和环境监测类计量器具的监管与服务。按照总局和省局统一部署,加强对安全防护类和环保领域量传溯源体系建设和环境监测计量检测能力监督检查,开展安全防护类和环境监测类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情况专项检查,组织计量技术机构为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监督、校准提供“绿色通道”。
三、强化计量监督管理,增进民生福祉
(八)实施计量惠民工程。继续深入推进计量“两免费”检定实事工程,加大推行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五统一”管理模式;推进民用水、电、气计量放心消费工程,探索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开展计量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继续推广家用血压计、人体秤免费检定维修等惠民举措。
(九)加强重点领域计量器具监督管理。继续推进“江苏省重点管理计量器具检定监督管理系统”应用,督导重点行业和企业主动上网注册登陆使用系统,力争全覆盖。继续深入开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加油机、电子计价秤、出租车计价器、民用四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安全、民生等相关领域的计量器具制造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批准型式组织生产制造。
(十)做好商品量计量监管。在元旦、春节、端午、春耕、中秋、国庆等节点,继续开展计量器具、商品量、商品包装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探索商品量计量监管新模式,加强对市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探索大数据在监管中的应用,在对“净含量计量检验系统”数据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用大数据分析为计量监管找准方向。
(十一)推进“双随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关要求,深入推进计量监管“双随机”。在完善各随机事项“两库”建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随机事项开展进度,梳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方案,确保履职到位,事中事后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二)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诚信计量自我公开承诺活动,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推进计量信用信息收集发布和计量失信“黑名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激励计量守信单位,惩戒计量失信行为。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事业发展
(十三)推进强制检定制度的改革工作。做好强检停征收费后续有关工作,加强沟通协调,落实经费保障,实现技术机构可继续发展。积极落实强制检定工作要求,规范技术机构强检行为,确保强制检定履职到位。
(十四)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意见》,召开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开展落实《江苏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做好迎接省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期评估准备。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效能
(十五)加强计量宣传和文化建设。结合2018年世界计量日主题“国际单位制SI”,组织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宣贯和培训活动。利用“3·15”、“5·20”、质量月等重大活动,组织各类计量宣传活动。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奉献社会”的核心理念,加强计量通俗化、大众化宣传,大力传播计量文化。
(十六)加强计量信息化建设。探索“民用三表”监管新模式,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电能表、燃气表、水表全过程监管系统”。配合经信等部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充分发挥计量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创新“互联网+计量”监管模式,加快计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系统整合,建立可溯源的大数据基础。
(十七)加强计量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对计量技术交流和人才的培养,提升计量检测能力和水平。积极培育注册计量师队伍,提高计量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计量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快建立计量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企业计量管理人员培训,为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提供人才保证。
(十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守党章党纪党规,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打造一支廉洁自律公正的计量队伍形象。
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8年4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