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288535/2018-00010 | ||
发布机构 | 灌云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18-08-28 |
标 题 | 关于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2018〕 灌经信建议字第3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关于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 | ||
时 效 |
信息来源:其他 时间:2018-08-28[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汤景栋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议案已收悉,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将其作为壮大乡镇经济总量、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建设强富美高幸福新灌云的重要举措,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效。截至2018年5月底,全县各工业集中区累计建成标准厂房40.64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竣工投产企业43个,2018年在建项目17个,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存在问题
我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大力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高标准、严要求的角度审视,园区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规划不尽科学合理。我县乡镇工业集中区起步晚、基础差,虽经4年多的摸索发展,仍未完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定位,普遍存在着重复定位、低端定位、模糊定位等问题。相关产业难以相对集中,形不成竞争优势,制约园区的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园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影响了园区内项目落实进度,使集中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是科技创新企业不多。目前入驻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类企业,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
三、工作措施
为此,我们经过前期的大量调研,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就相关问题开展了强有力的推进工作,具体举措如下。
(一)完善集中区编制规划。各乡镇依据自身的工业基础、特色产业定位,按照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详细性控制规划。主导产业的定位要错位发展、各具特色,避免重复建设和乡镇间的恶性竞争。
(二)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以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不因资金制约而降低标准,要用发展的眼光适度超前。继续加大工业集中区水、电、路、通讯、环保、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集中区承载功能的同时,抓好标准厂房、仓储物流、创业基地等功能性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增强工业集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确保来工业集中区投资的企业进的来,留的住,发展好。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把项目招引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一要盯紧苏南、浙江、福建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举办专业招商推介会,加强与地区行业协会的沟通对接,依托其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做好机械电子、轻工装备等符合园区定位的产业梯度向我县转移的有效承接。二要利用好工业集中区网络招商平台,强化网络宣传推介,扩大招商宣传。三要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抓住精准扶贫的有利契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挥乡镇工业集中区承载项目主阵地的作用。
(四)加强政策扶持。推进加快研究制定相关工业集中区扶持政策,在厂房建设、项目招引、平台建设、税收、行政性和服务性收费上给予政策倾斜。县委县政府已成立难题会办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合力。定期不定期开展难题会办会,经常深入现场办公等,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建设难题,促进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
(五)强化督查考核。成立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健全“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的推进机制,对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情况实行定期督查通报,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年终,县委、县政府将依据相关考核办法,对各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推进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完成较好的工业集中区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约谈问责相关负责人,以此倒逼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工作成效。
2018年7月2日
联系人:杨海洋 联系电话:88827086
抄送:县人大人代联委、县政府督查室。